小米这波操作给我看傻了!好好的小米16直接“飞升”成小米17,卢伟冰一句 “同代同级对标iPhone”,把营销套路玩得明明白白。法律上确实挑不出错,但从品牌逻辑看,这简直是自毁认知资产。
做知识产权的应该都懂,品牌标识的核心价值就是 “一致性”。小米从1到15攒下的数字序列认知,说跳就跳?美其名曰 “跨代升级”,本质就是搞 “数字通胀”—— 怕比iPhone 17矮一截,怕被华为Mate 80比下去,就用命名来投机取巧。这哪是高端化自信啊,分明是对自家技术的不自信。
更讽刺的是,产品线跟风“标准版- Pro-Pro Max”,连苹果的命名格式都要复制粘贴。合着五年千亿研发砸下去,就砸出个 “抄作业式对标”?要是产品力真能碾压,叫小米16又能怎?iPhone X当年跳代是纪念十周年,小米8跳代是庆生,现在为了蹭苹果热度跳代,格局真是差远了。
最受伤的还是老用户。雷军微博下全是 “改名成最大败笔” 的吐槽,这就是对消费者认知的背叛。高端化靠的是澎湃OS的流畅度、芯片的调校,不是靠数字多加个1。要是下次iPhone出20,小米是不是要直接改叫小米21?
品牌的护城河从不是蹭来的数字,是用户记得住的特色。小米想冲高端我支持,但靠改名“硬蹭”的操作,真的太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