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电商靠卖商标年入13亿?
发布时间:2020-07-17

 

南极人被戏称为“吊牌的搬运工”

 

近日,商标为“南极人”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婴幼儿内衣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存在绳带不合格的问题,商标授权人为南极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南极人就是个搞贴牌的!

 

 

靠“卖吊牌”走红,业务毛利率高达90%以上

 

 

 

南极人创立于1998年,曾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保暖内衣品牌。2008年,产能过剩明显的南极人提出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关闭了自营工厂,砍掉了所有的生产线和销售端,只保留“南极人”这个品牌。

 

 

2015年,南极人的主体南极电商借壳新民科技成功登陆A股,并于当年剥离了丝织品制造业务,完成了向电商企业的大转型。

 

 

2019年年报显示,现代服务业实现营收13.96亿元,占总营收的35.73%;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营收25.08亿元,占总营收的64.20%;而货品销售仅占0.07%。从品类上看,南极电商主要包括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业务,其中品牌综合服务业务12.41亿元,毛利率高达93.36%。

被业内称为靠“卖商标”一年收入13亿

 

南极电商也在此前的公告中表示:

公司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指公司向授权供应商提供品牌授权、供应链服务等综合服务,并收取品牌综合服务费。南极电商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是公司向授权经销商提供品牌授权及电商服务,并收取经销商品牌授权费,经销商主要在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电商渠道上开设线上店铺。在这个过程中,南极电商并不采购和销售相关的产品。

 

南极人的财富密码

 

南极电商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合作供应商总数为1113家,其中主要合作供应商约500家;合作经销商总数为4513家,授权店铺5800家。

 

   这5800家店铺,为什么愿意花钱给南极人?

 

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拥有了南极人的光环,意味着更多的流量和更高的溢价。

在线下商场,假如你是一个不知名的品牌,商场也不会让你随便入驻。手头上有点钱的话,很多小品牌这时会选择做大品牌加盟,‘依附’于一个大品牌进驻商场。线上也是一样的逻辑,入驻电商平台需要一定门槛,南极人就为这些小老板们提供了机会。

透支品牌价值

在过去几年中,南极人十数次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其中,有5次是原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的国检。

 

由于“南极人”等类似品牌是自己组货,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环节。品牌方会要求授权工厂提供产品的质检合格证,而这些质检合格证网上花费100元就可以购买。在如此粗糙的品控模式下,“南极人”贴牌商品质量可想而知。

 

 

透支品牌价值

最终会导致品牌的口碑和产品的品质下滑

 

目前来看

“卖吊牌”依旧让南极电商赚得盆满钵盈

 

 


宁波猫头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江ICP备案号 15007068号-3     http://www.ipnightowl.cn http://www.mtyip.cn